2025年5月13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官網公示了2025年第8批建筑業企業資質初審意見,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本次公示中,共有2798項企業資質申請延期,涉及1875家建筑企業,顯示出當前已進入《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調整后“三級換領二級證書”滿一年、進入“五年有效期”的集中延期高峰期。
但令人震驚的是,在這近2800項延期申請中,僅有639項初審合格,合格率僅22.8%,遠低于業內的普遍預期。另有219項處于業績待核查狀態,需待后續確認業績真實性后再作公告。而剩下1931項申請則被判定為不合格,顯示出湖南省此次對資質延期審核的嚴苛程度前所未有。
此次審核也凸顯出湖南省資質延期標準的一個核心變化:嚴格考核企業的工程業績。從公示內容看,本次延期并不單純考核企業人員配置,而是將**“真實業績”作為通過的關鍵因素**。這與目前住建部對資質延期的要求存在顯著差異——住建部審批權限下的資質延期,通常僅要求審查企業的專業技術負責人、注冊建造師等關鍵人員信息,非注冊人員如技術工人和職稱人員可通過告知承諾制進行管理,不涉及業績審核。
相比之下,湖南省的做法更接近江蘇省的標準,即將業績核查作為延期審核的必要條件。而山東等省份目前仍遵循住建部的指導,不對延期申請中的企業業績進行考核,差異化的審核標準加劇了企業在不同地區的資質維持壓力。
建筑行業當前正值深度調整期。受房地產萎縮、基建收縮等多重因素影響,大量中小企業處于停滯、半停滯狀態,能產出可核查項目業績的企業比例銳減。在“平臺可查、數據入庫、嚴禁造假”的審核機制下,虛假業績幾乎無處遁形,部分企業資質**面臨直接“失效”或“清除”**的風險。
從制度本身來看,湖南省此次做法無疑釋放出加強市場規范的信號。通過業績核查,有效遏制了“皮包公司”、“空殼公司”僅靠購買證書進行掛靠運營的違規行為,有利于行業整體健康發展。資質延期不再是一紙流程,而成為企業真實經營能力與履約能力的全面檢驗。
對于具備穩定項目能力和真實業務成果的企業而言,這是行業凈化、競爭優化的良機。但對那些早已業務停擺、依賴掛證生存的中小公司來說,湖南的審核政策或許就是“最后一擊”。
可以預見,未來越來越多的地區可能效仿湖南,采用更嚴格的業績審核制度。行業資質將不再是“花錢買證”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實打實的團隊、項目和履約能力支撐。這一變化,也將促使企業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提升業務質量、積累有效業績,以應對更高標準的市場準入門檻。
換句話說,建筑行業正迎來一場新的洗牌期。資質延期審核的變革,既是對企業合規經營的倒逼,也是在動蕩中建立良性秩序的重要一步。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才是行業真正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上一篇: 工程人注意:這六種情況不再算掛證
下一篇: 掛靠證書報價不同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