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江蘇建筑行業最熱的話題之一,非建筑業企業資質的“一延五”政策莫屬。這場由江蘇住建廳主導的資質延期行動,曾一度讓市場上的證書價格飆升,尤其是一建技術負責人的需求,更是達到了罕見的高峰。
但如今,行情急轉直下——企業對技術負責人的需求快速退潮,市場陷入“清冷期”。很多人疑惑:江蘇這波操作,是不是已經進入尾聲?答案是——基本塵埃落定。
一、6月30日是“最后通道”,但多數企業已來不及操作
根據江蘇住建廳發布的相關文件,建筑業企業在申請資質延期時,必須滿足主要人員申報前連續3個月的社保要求(申報當月不算),并且不承認子公司繳納的社保。也就是說,企業如果想趕上6月底的延期節點,至少要在3月初就安排好人員,并開始繳納主公司社保。
而現在已是4月,臨時招人“救火”已經徹底來不及,證書市場也因此瞬間降溫。那些高價沖進市場準備“短期變現”的證書持有人,面對的是需求驟減、價格回落的現狀。
二、“一延五”過去了,但留下了三點深刻啟示
這場資質延期政策雖然已進入尾聲,但對行業人來說,絕非無事一場空。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以下幾點值得警惕和借鑒的經驗:
1. 注冊軌跡將成為“第一風控要素”
無論是江蘇這次要求“連續3月社保”,還是各地住建部門近期頻頻提及的“注冊次數過多即為掛證嫌疑”,都透露出一個強烈信號:未來的政策走向,是要“軌跡清晰、社保唯一、實名真干”。
那些頻繁注銷、跳單位、社保斷繳的“證書游擊戰術”,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嚴監管的趨勢。持證人不能再把證書當成“隨時變現”的流動資產,而是必須慎重選擇注冊單位,維持穩定性。
2. 信息差仍在,中介套利依舊
從這次江蘇“技術負責人漲價潮”可以看出,很多證書持有人對政策并不敏感,等聽說漲價的時候,中介已經吃完了“第一波紅利”。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政策誰先知道,誰就能搶先布局。
在資質申報、延期等關鍵節點,中介最先掌握動向,也最容易吃掉“信息差”的利潤。證書持有人如果自己不關注官方通知、不跟進地方政策,只會不斷被市場“收割”。
3. 區域政策不統一,機會窗口極短
江蘇“一延五”的刺激作用說明,**地方政策會瞬間帶動市場波動,但有效窗口極短。**從政策發出、到社保要求確定、再到企業集中搶人,整個過程不過兩三個月。
下一次也許輪到四川、廣東、山東……但能不能踩準節奏,全看你有沒有及時關注政策動態。
三、這不是終點,而是新一輪監管周期的起點
江蘇的“一延五”落下帷幕,但全國的掛證整治、資質監管、注冊軌跡篩查才剛剛開始。對于證書持有者來說,這不只是一次市場行情的漲跌,更是一次信號預警。
別再幻想“掛幾天證就能收一筆錢”的日子了,真正有價值的證書,是軌跡干凈、社保穩定、注冊規范、專業稀缺的。那些靠投機鉆政策空子的,遲早要被清出市場。
下一次政策風口來了,你是被中介當作工具收割,還是憑自己判斷先人一步,就看你現在做了哪些準備。
上一篇: 掛證風暴來了,湖北開了第一槍
下一篇: 浙江建筑企業為何拒絕外地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