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作為建筑行業的頂級執業資格,自2004年設立以來,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這風起云涌的二十年里,各專業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市政到水利,從公路到鐵路,每一個專業的興衰都折射著行業的脈動和政策的風向。那么,問題來了:誰,才是一建真正的“王者”?
一、市政輝煌:王者的起點
2008年起,隨著全國大基建浪潮鋪展開來,市政工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級市政建造師瞬間炙手可熱。彼時市政被譽為“一建之王”,不僅因為項目需求暴漲,還因為其考試難度極高,超綱題頻出,真正稱得上“一將難求”。
2011、2012年時,全國市政通過人數不過數百人,一證難求,南方市場的年收入輕松破十萬,還不包括出場、掛靠等“灰色收益”。更夸張的是,二級市政在廣東、福建等地,僅靠投標與項目掛名,一年綜合收入甚至高達20W。
2013年開始,考試難度放緩,通關人數飆升至數千人,但仍屬“杯水車薪”。到了2014年,一級市政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合格線下降,分數線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降至88分,堪稱一建歷史上的里程碑。盡管如此,市政證書的價值仍維持在6-10萬之間。但好景不長,隨著考生暴增和難度下降,市政逐漸淪為“平庸”。
二、黑馬登場:水利、公路與民航的高光時刻
繼市政之后,2016至2017年間,水利與公路工程迅速崛起。作為“小眾中的大眾”,水利工程尤其搶眼,一度價格維持在7W左右,甚至連廣東的二級水利都有6-7W的身價。
與此同時,民航工程以其極度小眾和高度壟斷的特性悄然走紅。曾有傳言稱,“3年掛靠賺百W”,雖然真假難辨,但也反映出民航證書在某些特定領域的強大含金量。據說某些城市考民航時,連一個考場都坐不滿,連真題資料都難找,可謂真正的“稀缺資源”。
三、礦業與港航:風口上的暴漲
2023年底,在資質延續政策出臺背景下,礦業工程證書價格突然暴漲,唯一社保的掛靠價格高達30W,非唯一社保也輕松過十萬。緊隨其后,港口與航道工程也迅速升溫,一度達到20W+的高位。
不過,如同過山車一樣,這兩大專業的火爆并未持續太久。2024年初,“掛證嚴查專項行動”全面展開,大批新證入市,供給激增之下,價格迅速下滑,逐步回落至10W左右。
四、鐵路工程:2025年一建新王者
就在各大專業價格集體“跳水”的當口,鐵路工程異軍突起。
2024年下半年,鐵路工程打破沉寂,成為第三個突破10W的專業。而到了2025年年初,在其他專業價格普遍回落的背景下,鐵路證書不降反升,近期甚至上漲至15W,勢頭絲毫不亞于勘察設計中的巖土和發輸電。
鐵路工程為何能在一片低迷中逆勢上揚?一方面,鐵路作為國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項目依舊活躍,投資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央企牽頭的大項目雖然不缺人才,但大量分包單位卻急需“用證”,這為證書市場創造了強大需求。相比礦業、港航因為“跟風考證”而迅速供過于求,鐵路工程則具備一定門檻,不易被快速“填平”。
五、誰才是一建最穩之選?
總結一級建造師各專業的輪番登頂,我們可以看到清晰的周期軌跡:
1.市政靠政策啟動,走過巔峰,歸于平庸;
2.水利、公路、民航憑借特定區域需求與小眾屬性短期爆發;
3.礦業與港航則是典型的“風口專業”,來得快,去得也快;
4.唯有鐵路,在供需錯配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條“慢熱但持久”的上升之路。
在土木行業整體趨冷、地產低迷、市政收縮的當下,鐵路工程無疑成為了少數幾個仍在“向陽而生”的方向。對于想要在建造師賽道上尋找高價值證書的考生而言,鐵路工程無疑是2025年的首選。
一建二十年,各專業輪流坐莊,但始終不變的,是“市場供需決定證書價值”的鐵律。哪個專業能成為下一個風口,或許仍是未知,但眼下的“鐵路之王”,名副其實。
選擇對的賽道,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成全。
上一篇: 考證十年,結果考了個寂寞?
下一篇: 掛證證書退潮期,這四本證還能靠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