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建筑行業愈發規范、審查日益嚴格的背景下,光有證書已經遠遠不夠了。證書+項目業績雙重認證正在成為企業資質延續、項目招投標、個人職業發展的硬性要求。
許多從業者、企業現在都開始焦急——當初那些真干過、但沒有錄入系統的項目,是否還有機會“補錄”?
答案是:有,而且這將是最后的機會之一。
一、補錄業績,為何如此重要?
早些年項目多、審批松,很多項目業績并未錄入全國平臺。那時候企業也不太重視,能干完活、驗收就行。但如今監管升級,不在全國平臺上的項目,很多時候等同于“無效業績”。
現實中,有以下幾類人群急需補錄:
1.企業要做資質延續、升級、增項,結果一查:可用項目業績遠遠不足;
2.建造師、工程師想掛靠或找新單位,對方要項目經歷支撐,沒有系統數據掛不上;
3.中高級職稱評審被卡,原因是項目履歷在平臺查不到,算不上有效經歷;
4.工程技術人員想評優、申報獎項、辦理注冊,缺乏業績證明材料。
一句話:現在講究“數據說話”,沒上平臺等于白干。
二、住建部明確:補錄截止時間延至2025年6月30日
住建部之前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過一次集中補錄,當時設定的最后時間是2024年12月31日。由于企業反應強烈、部分地區積壓嚴重,住建部再次放寬窗口,明確:
業績補錄最終截止時間為:2025年6月30日。
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補錄緩沖期”,可以說是為企業和人員“回爐補課”的最后機會。
尤其是當前,正值各地資質集中延續期,很多企業在申報過程中才發現項目業績不足,導致資質無法通過。補錄機會的再次開放,無疑是為這些企業和個人“補齊短板”的關鍵節點。
三、補錄怎么分級管理?必須搞清楚
住建部文件還明確規定:不同類型的項目,在補錄時采取分級管理,以提升效率、確保真實性。
1.A級/B級/C級項目業績
審核嚴格,必須通過地方住建部門聯合審查;
需調閱監管平臺、城建檔案、項目共享信息等;
企業需準備齊全資料,包括立項、合同、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等多個方面的證據。
2.D級項目業績
審核流程大大簡化;
由企業自行對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地方主管部門不再層層復核。
這意味著,大多數中小企業、分包單位、小體量項目,其實可以通過D級項目簡化路徑快速補錄,只要確保材料齊全、數據真實,就能順利錄入平臺。
四、證書≠就業敲門磚,缺業績照樣寸步難行
對很多證書持有人來說,現在都深有感觸:
1.手里拿著一級建造師、監理師、結構師,理論上“炙手可熱”,但找工作、掛靠、進企業時,對方第一句話就是:“你有項目業績嗎?”
2.掛靠時,企業要求項目經歷作為附加證明,甚至需要配合平臺備案,沒業績基本沒戲;
3.職稱評審卡在“項目負責人經歷”上,系統查不到就只能“另請高明”。
換句話說,在今天的建筑行業,有證無業績,價值大打折扣;有證有業績,才是真金白銀。
五、補錄流程建議(企業&個人)
對企業來說:
立即啟動項目排查,梳理近年未補錄的項目;
按照項目等級分類準備資料,確保各項證明材料完整;
對于缺資料的項目,及時聯系項目相關單位協助補全;
留意地方住建部門的通知、要求、格式模板。
對個人來說:
回憶并整理自己參與的項目,列出項目清單;
聯系原單位核實是否已錄入平臺;
若單位愿意配合,可請求補錄自己名下信息;
對于自由職業者、離職人員,也可嘗試個人申報方式(部分省市支持);
盡早處理,避免6月底集中堵車。
六、錯過這次,可能就是徹底“無業績”
目前住建部未提及下一輪補錄計劃,可以預見:2025年6月30日后,全國性補錄窗口將正式關閉。
一旦錯過,你可能再也找不到機會去證明曾經干過的項目——
這不僅意味著企業資質發展受限,也意味著你的證書無法再獲得市場認可,個人職業發展也將受阻。
總結一句話:
證書能考很多本,但項目經歷補錄只剩這一次機會。
這次住建部延長業績補錄時間,是“政策寬限”,也是“最后通牒”。
如果你還沒有行動,就請現在開始整理,別等到2025年6月才后悔。
——記住,有業績的證書,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證書。
上一篇: 水利一建,悄然翻紅的掛靠“硬通貨”
下一篇: 一建鐵路掛證價格飆漲至15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