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8月初發布了關于建筑領域“掛證”現象的專項整治通知,掀起了一場整治“掛證”的新風暴。短短兩個月內,證書市場便開始顯現出政策影響,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唯一社保的要求逐步取代了非唯一社保,市場中許多企業開始優先尋求具備唯一社保的證書持有者。以下探討在整治背景下,建筑行業證書持有者和需求方如何在新規之下尋找更合規且適合的合作模式。
?
唯一社保的新趨勢
?
在專項整治開展后,唯一社保要求成為掛證市場的普遍要求。通過某中介朋友圈的截圖可以看到,市場上尋找證書的廣告基本都注明了需要“唯一社保”,而且令人意外的是,部分崗位的簽約期縮短為半年甚至季度,而非之前的年簽。這一現象與掛證成本直接相關,顯示出市場對短期社保需求的偏好。短簽和唯一社保的結合,反映出當前主要需求集中在新辦資質上,而非資質的長期維護。
?
新辦資質的迅速處理
?
對比一些人的想象,許多新辦資質的中介并不需長時間的審核,實際流程可能短至一個月甚至三個月。這些新辦資質的單位通常是在接到需求訂單后,即時從市場上尋找證書注冊到新辦公司,并購買社保,以滿足資質申請的審核要求。審核通過后,證書持有者的“任務”便告完成。對中介而言,短期簽約的社保成本較低,能夠有效降低資質新辦的總成本,從而確保資質市場的盈利空間。
?
資質維護與長期簽約的優勢
?
對于一些工程公司或老板來說,若他們的資質是用于項目承接或圍標的,則會更傾向于簽一年的唯一社保。長簽能夠為企業的資質提供持續支撐,減少被查出掛證的風險。這類公司通常有較強的資質維護需求,相比短簽會更安全穩妥。由于在資質維護中頻繁變更社保數據,可能會觸發大數據監管平臺的異常檢測,增加了持證人和企業被查的概率。因此,若持證人希望規避檢查風險,長期唯一社保的簽約將是更為理想的選擇。
?
社保頻繁變動的潛在風險
?
專項整治后的市場動蕩和不確定性,意味著社保頻繁變動會帶來較大的風險。盡管當前的查處重點集中在社保和注冊單位不一致的情況,但隨著掛證整治的不斷深入,大數據監管平臺將發揮重要作用。社保變動頻繁的持證人容易被系統標記為異常,可能被要求提供更多材料以證明自身合規。常見的查證方式包括現場問詢、實名制視頻認證、簽署承諾書,甚至到公司實地查看,這些操作在數據支持下效率極高。對于掛證人士而言,選擇一個單位長期簽約會比頻繁換單位更為安全。
?
唯一社保價格波動的應對策略
?
當前唯一社保的價格比之前有所上升,但持證人和企業也需要保持對未來價格走勢的理性態度。隨著整治的深入,唯一社保的市場需求增加,價格上漲在所難免。然而,市場需求受價格的直接影響,不少企業若無法負擔唯一社保的成本,可能會選擇退出市場。因而,證書價格最終會在一定價位趨于穩定。對于持證人來說,理性觀察市場價格的變化、謹慎選擇簽約時間,是規避市場波動帶來風險的有效手段。
?
選擇合規中介,謹防不良中介陷阱
?
掛證市場的不穩定性催生了大量不良中介,他們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誘導證書持有者選擇風險更高的短簽,以便自己在短期內獲利。一旦整治力度加大或市場變化,不良中介極有可能轉移目標、關閉公司,持證人往往會因此承擔損失。因此,在選擇中介時應謹慎而為,盡量選擇信譽良好、合作透明的中介。必要時,持證人可以在多個中介平臺上綜合對比價格和條款,盡量選擇較長的簽約時間,以保障證書和社保的穩定性。
?
保持對掛證市場的冷靜與審慎
?
住建領域“掛證”整治持續深化,市場發展方向尚不明朗,證書持有者在掛證前務必擦亮眼睛。考證和掛證雖有可能為持證人帶來一定的收益,但也要警惕因頻繁換單位、短期掛證而可能引發的政策風險和成本增加。對于持證人而言,合理規避風險并遵守唯一社保的簽約要求,將成為在未來市場中求穩的關鍵策略。
上一篇: 掛證整治下,我們該如何應對
下一篇: 證書掛靠高價難期,建筑行業逐步向理性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