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住建廳前幾天發布了《關于開展2024年度建筑業企業資質“雙隨機、一公開”核查工作的通知》。我們之前聊過很多類似的文件,雖然現在正在逐步推行數字化監管,平臺也會在缺證后實時預警標記。325建筑網小編和大家了解下。
但總體來說,“雙隨機、一公開”仍然是當前核查工作的主旋律。不過,這些年來,這樣的核查方式似乎并沒有預期中的那么大作用,因為核查的概率依然非常低。對于某些特殊的企業,核查比例確實比較高。例如,從2023年6月份以來,受到省級行政處罰的企業,列入建筑市場主體嚴重失信名單的企業,有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企業,以及涉訪涉訴較多的建筑業企業,抽查比例達到100%。
我們說一更近一點的,2023年6月份以來取得省級下放事項(石家莊市、雄安片區、正定片區、曹妃甸片區、大興機場片區)資質的建筑業企業,抽查比例為25%;而對于2023年6月份以來新申請或增項總承包二級或專業承包二級資質的建筑業企業,抽查比例為50%。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注冊在本省的所有建筑企業,抽查比例僅為5%。
100家企業,只查5家;1000家企業,也只查50家,和不查好像沒有太大區別。
而且,對于技術負責人、建造師、職稱人員的社保,僅僅只查一個月的社保。一個月的社保意味著什么?當資質核查通知一發布,通知大家馬上要開始抽查了,要求做好準備。缺證的企業立刻就可以去市場找證書補齊資質。等到11月公示的時候,證書人員全部達標,資質合格通過。核查結束后,證書人員撤回,前后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住建廳的工作完成了,企業資質也合規了,人員也齊全了,掛證的人也有了收入。然而,資質最終還是空殼。
核查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最后什么都沒留下。檢查本身是沒有錯的,核查的本質也是為了杜絕資質空殼,規范企業經營。但是,這樣輕如微風的核查力度,除了完成各方的一些指標,短期內帶動了證書交易之外,從促進規范經營的角度來看,似乎沒有什么實際效果。不查,好像也沒什么影響。
上一篇: 證書考試得多不如考得巧
下一篇: 沒有了中介,掛證會怎樣?